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[2/3页]
子,但是也不敢确认就是棉布。
如果方书安是弄其他东西过来充数,当作是用兵西北的借口,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。
“陛下,臣也说不清此物是否棉花,但是臣有一问,刚好问问方书安。”身为礼部尚书的何宗彦,将问题对准方书安。
“尽管问就是,有什么问题,当庭就说个清楚。”泰昌通过何宗彦的请求。
现在不就是解决疑问的时候,谁说服谁,就看此时。
“谢过陛下,那么敢问方书安,棉花既然最多也就在陕南甘南种植,它是如何能在西域种植?若是在前唐时期已经传入中土,为何未曾在唐时流行?亦或者说,棉花在西域,紧紧是部分地区能种植?”
何宗彦提问的角度很刁钻,或者说是很精确。
汉代不说,因为前边引用的史书记载,汉代并没有棉花的出现。唐代如果真有棉花在西域种植的记录,为何没有人能意识到价值呢?
“何大人,棉花传入中土,在南朝宋便有记载。至于为何没能在大唐兴盛,我等分析过主要原因。如是作为填充之物,并不比木棉产量高,而且占用耕地,十分麻烦。也就是在蒙元时期,黄道婆改进棉花的纺织技术,棉布作为一种布料,才开始广为流传。”
何宗彦的问题,方书安还真没有提前准备,不过恰好问在关键处,因为在前世历史书上,介绍过黄道婆对于棉布的功绩。
方书安说了一半,继续说,“甘南和陕南气温较高,相比之下,西域冬季持续长,温度低,看上去并不适合棉花种植。事实上,并非如此,棉花的生长周期并不长,而且在吐鲁番王国等地,夏日的气温要比甘南更加炎热,生长棉花不是问题。”
对于气候的问题,他清楚的很,作为华夏地区高温记录之一的吐鲁番盆地,热量甚至比他低纬度的一些地区更加充分。
至于西域炎热的问题,各种传说记载还是有的,火焰山的故事,早早就有流传。品書客
“看来书安调查的很是清楚,既然没有影响,老夫也就没有问题了。”何宗彦是个实事求是的人,他有问题当然会问出来,既然没有问题也不会强求。
西北的事情,现在由他在交涉。
说起来,难度很大,那些人和喀尔喀、科尔沁不一样,他们到现在都以为,大明军队不敢将他们这样。
事实上,换做以前,或者真的只是打嘴炮而已,毕竟大明的军队已经一百年没有踏上漠西蒙古的土地了。
正因为他们盲目的自信,所以将喀尔喀使者带过去大明的照会当作废纸一样的烧掉。
何宗彦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,但是他必须要去做,谁知道尝试以后,对方会不会轻易的同意呢?
那样的话,他们只使用一纸文书,就能解决吐鲁番王国的危局,对四周藩属国的影响力,会加强很多。
但是么,很想然,那些人继承了兀良哈名字的同时,也将原来漠西蒙古的彪劲儿也继承。
使者的话不听,大明的照会也不予理会,而吐鲁番王国的使者还在一波接着一波,此时再不动手,他就要黔驴技穷了。
但是,何宗彦可不是为打仗而打仗之人,打仗只不过是外交的手段,他是懂得。要解决西北问题,还是要又软有硬,才能事半功倍。
“何大人和李大人都问了相关的背景,那我有一个疑问,方小子说此物是棉布,有何直接证据?”
林如楚的问题,可谓是问到点子上。
身为工部尚书,他对工程技术上的事情,有着天然的敏感。
不是说那东西是棉花纺织而成?现在是拿出证据的时候,若是这都没有,那不是谁都能找点东西编瞎话?
方书安知道肯定会有人问类似的问题,他做的准备也很充分。
来的时候带的东西,就是要现场演示给他们看,从原料到产品,一股脑展示出来,看看还有什么借口。
“陛下,林大人提到此问题,那么
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[2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