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1506章绩效考核体系[1/3页]
最流行的绩效考核体系,就是KPI了。
比如对一个程序员来说,每天写代码最少不能低于多少行,差错率不能高于多少……基本上都是这一类对工作量和差错率的考核。
这种考核就太僵化了。
KPI不达标,就是业绩不达标,员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KPI达标,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弊病。
对真正的技术高手来说,他是要尽可能用少量的代码解决高难度的问题,这才是一家科技公司需要人才,而不是在KPI的体系下制造复杂,造成系统冗余和高昂的人工成本。
同样地,用KPI考核,还有产品维护解决投诉率这样的指标,解决投诉率越高,说明他工作越好。
可投诉率越高,恰恰说明了产品和服务有多烂,每天都在受理和解决投诉。
结果就出现了解决投诉的人考核得分很高,但产品却越来越垃圾的现象。
可以说,每一家公司的KPI体系背后,都隐藏着一个复仇女神。员工的工作之中,都一定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在KPI的要求下完成对公司的“复仇”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过去这十年里硅谷又完善、推出了新的考核体系:OKR体系。
简单来说,就是KPI是“定量”考核,OKR是“定性+定量”考核。
先给一件事情定性,然后再定量。
比如开发一个程序,定量1万行代码,100天的开发周期,那么KPI的要求就是每天写100行代码。这就导致厉害的程序员明明可以8万行代码就完成工作,却要按照要求加长到10万行。
OKR的模式,是先定性,要开发出一款程序,耗时100天的时间。然后再根据性质来定量,就是每天完成1%。
这样一来,技术高手就解脱了,每天只需要写80行代码。工作量少了,开发出来的产品也更好了。
现在,硅谷的科技公司基本都是采用的OKR考核体系。
紫微星从06年开始,就开始采用了这种模式,可是国内的其他互联网公司,基本玩的还都是KPI的那一套。
这跟用人有关。
直到2014年以后,国内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地出现,每年新出现的创业公司多达280万家,呈现出了一种空前的创业浪潮和投资浪潮。
在这种情况下,大批的国外优秀人才纷纷回国,就把OKR体系带回国了,这才迅速地在国内推广开。WwW.pIΝShμkè.oЯg
现在的国内互联网公司,都比较本土和草莽,包括BAT在内,都是一群本土高管。紫微星则不一样,周不器招揽从境外招揽回来了一批人才,比如主管产品的副总裁许亮杰、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王海洋、首席财务官聂才俊、首席技术官沈向阳等人,都有着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。
只要周大老板一声令下向硅谷学习,OKR体系就可以在紫微星推行下去。
可是,OKR一样有弊端。
定性之后,同样是定量,定量了1%……对很多优秀员工来说,他一天可能能完成2%的总任务量。
完成了1%之后,就开始摸鱼了。
为什么看起来硅谷的工作环境比国内宽松很多?
跟员工的水平也有关系。
解决一个问题,国内的员工加班加点,可能要10個小时解决,忙忙碌碌还要加班。硅谷的员工可能2个小时就解决了,既不用加班也不用压力,工作之余还可以嘻嘻哈哈地聊天、健身、喝咖啡。
很多国内的优秀员工也是,绩效评价要考核目标,他们就不敢去
第1506章绩效考核体系[1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